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朕怀了敌国质子的崽(62)

作者:觅唐 时间:2025-05-21 11:32 标签:生子 穿书 宫廷侯爵 腹黑 朝堂

  优柔寡断了?
  明明自从回到燕国后,段晏的行事作风从不拖泥带水,雷厉风行地处理完先帝的后事,又杀了几个不安分的宗室,将两个试图夺权的皇兄抄家关进大狱里,不过短短一月有余的时间,就已经肃整朝廷,从上到下没人敢有半句不满。
  接着就是集结兵力,准备与昭国开战。
  虽说刘丞相觉得在严寒天气打仗有诸多麻烦,但比起常年适应严寒的燕国来,南方的昭国显然在冬日里更加吃亏,因此段晏的决定也没什么奇怪的。
  毕竟逼迫燕国献上七皇子为质、肆意折辱的仇,早晚都是要报的,既如此,不若早些解决。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等到了昭国边城外,段晏却突然命大军停了下来?
  陛下在顾虑什么?刘丞相心想。
  先前虽说了那些原因,但刘丞相总觉得,段晏心中,似乎有更为重要的缘由。
  “刘相国,”闻言,青年掀起眼睫,看向他,说:“自古以来,用武力解决问题,都已经是下下策。”
  “燕国境内仅存的兵力珍贵,若能不折损太多人手,达成目的,才是朕想要的。”
  “朕领军在边城外,并不真正想与昭国兵戎相见,而是想叫那昭国——”
  “心甘情愿地,迎朕入城。”
  *
  “那就让他进来吧。”宁诩想了想,道:“不然能怎样呢?”
  立即有几个大臣反对:“陛下,这是引狼入室,引狼入室啊!”
  宁诩往后在御书房的圈椅上倚了倚,让自己的肚子不被压着,慢吞吞地说:“燕国还是递了拜帖过来的,我们若不让他进,岂不是落人面子,反而给了他们出兵的理由?”
  兵部尚书擦汗:“是是是,要是真打起来,雁城只有五千兵,如何能敌过对面的四十万大军?”
  夏潋此时在旁边说了一句:“陛下,前段时间已调配各边城的守军队伍,两日内能赶过去的,约莫有四万人左右。”
  兵部尚书着急:“但燕国可是四十万人呐!”
  夏潋蹙眉:“四十万人太过夸张,你确定他们有这么多兵力?”
  兵部尚书说:“臣已经命了不少人前去刺探,那由燕国新帝率领的就有二十万!还有更多没带来的呢!”
  夏潋转头看向宁诩:“陛下,这——”
  宁诩摇了摇头:“你们都搞错重点了。”
  众臣疑惑不解。
  宁诩扯了一张白纸,用毛笔蘸了墨,在上面画了几道线条,左边是燕国,右边是昭国。
  “段晏有四万人还是四十万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带兵等在城门外了。”
  宁诩说:“人家都不远千里跑来咱屋门外敲门了,你们说他想做什么?我们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放他进来,先和他聊聊天;要么不放他进来,和他隔着屋门互扔砖头,不管怎样两边都会被砸到头。”
  夏潋、兵部尚书和其他臣子:“…………”
  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比喻。
  宁诩继续在纸上画画,一边还道:“但是咱们屋子里只有五千个人往外面扔砖头,但段晏有四十万……姑且当他是四十万吧,出手砸我们的头,目前来看显然是我们更吃亏些。”
  有臣子欲言又止,但宁诩眼尖地瞧见了,说:“你想讲,我们也可以凑齐五六万兵力,与他拼死抵抗对吗?”
  “臣是这样想。”
  “但你觉得燕国探子难道是吃素的吗?”宁诩指了指御书房角落的几个木箱,忿忿道:“朕爱吃辣椒酱都被对面知道了,你大规模调配兵力,段晏就不会知晓?”
  “若他们在我们集结完军队之前有所动作——”宁诩在纸上画了个叉,叹气:“雁城必破,而这场仗一旦打起来,就不是谁能单方面结束的了。”
  战火蔓延后,率先苦的不是这皇宫中的哪一个人,而是边境上千千万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
  曾经与燕国的那场战争刚刚结束了还没有半年,又开始打,还让不让人活了?
  “可是陛下,”又有臣子迟疑道:“您真要请那燕国新帝到宫中来‘聊聊天’?他要是对您——”
  万一燕国的人对陛下不利,侍卫拦不住怎么办?
  这风险太大了!
  宁诩沉吟半晌,出声:“朕不会真的见他。”
  “请他们来到我大昭国境内,不等于要请他们进入京城。”
  “陛下的意思是……”
  “朕允许燕国的少许兵力入境,等到他们放松警惕之时,再冒险行瓮中捉鳖一举。”宁诩袍袖下的手微微攥紧,缓缓道:“成败就在此一役。”
  这样的办法,是对百姓影响最小,而对宁诩自己风险最大的做法。
  万一成功了,他便挟持段晏,两国再签和平协议,并命燕国退兵。
  万一失败……段晏轻而易举地就能领军入京城,夺得昭国皇位。
  ——那个时候,段晏会对他做什么?
  等其他人都离开御书房后,宁诩揉了揉太阳穴,问:“小青,朕是不是很懦弱?”
  夏潋一双温柔的眼眸看着他,轻声说:“陛下,事关天下,没有懦弱与不懦弱,只有后世史书评判的对或者错。”
  说完后,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道:“陛下此举,虽护住了边城士兵百姓,但史官书写时,却未必能有好名声……”
  怎料宁诩突然松了一口气:“史书?史书怎么写关朕什么事?”
  夏潋:“……”
  “朕百年之后都成一把骨头了,”宁诩摸摸自己的肚子,总觉得胃胀气,随口道:“管他们怎么写呢,朕又看不见。”
  夏潋无言片刻,觉得自家陛下的精神状态的确很超前。
  “朕觉得自己也不是很适合当皇帝,”宁诩沉思半天,忽然开口说:“当皇帝天天加班,没什么意思,要是段晏真领军打进来了,朕打不过他,那就让给他当皇帝吧,朕来当太上皇行不行?”
  夏潋震惊:“陛下……!”
  宁诩回过神来,发现夏潋一副摇摇欲坠的模样,忙安慰道:“朕就随便说说,你别放在心上,哈哈。”
  夏潋:“…………”
  把小青也赶回去休息后,宁诩坐在圈椅里,对着满案的奏折文书发了会呆,又见宋公公端来了太医院送来的补品。
  补品苦中带涩,宁诩咽了好半天才咽下去。
  吃了一半,他端着碗看了看,嗅见碗中清苦的味道,心中隐隐又浮现一个莫名其妙的念头。
  他不会得了绝症了吧?宁诩心道。
  太医院的院判和史御医曾有几次把脉时,都露出了很奇怪的神情,当时宁诩没有在意,但如今想来——哪有一个肠胃炎治了这么久还没治好的?
  再加上最近身体频频出现异样,胸口发痒发疼,只能用布条缚住再穿衣;腰酸得不行,只要坐久了就难受;晚上起夜频繁、胃胀呕吐、不耐荤腥……
  虽说已经死过一次了,但面临这些异样时,宁诩身上依旧阵阵发凉,忍不住曲起腿抱紧了自己。
  倒霉催的,不仅要当亡国之君,说不定很快又要死了。
  这一次还能继续穿书吗?宁诩胡思乱想。
  良久后,年轻的帝王扁了扁嘴,沮丧地把脸埋进了臂弯里。
  ……他好像真的有点累啊。
  *
  从边境的雁城到京城,最短的路径,也要经过六座大城。
  昭国宫中传出旨意,给燕国的新帝开了城门,但只允许最多带一万军进城。
  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段晏干脆地同意了。
  十日里,燕军行处,城内街道上寂静如死,鸦雀无声,连小商贩都消失殆尽,家家户户紧闭门窗,从窗缝里偷偷往外瞧,胆战心惊的。
  昭国是要亡了吗?
  段晏带着军队一路畅通无阻,直至到了熟悉的京城外,才遭到了障碍。

上一篇:时务新事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