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朕怀了敌国质子的崽(59)

作者:觅唐 时间:2025-05-21 11:32 标签:生子 穿书 宫廷侯爵 腹黑 朝堂

  史御医混乱了半天,终于理顺思绪,觉得一定是其他问题影响了宁诩的脉象。
  他又凝神诊了一会儿,暂时没瞧出更严重的疾病,于是就打算先按脾胃不调、平心静气的法子给宁诩开药方。
  等院判大人回来,再同他们说一说,仔细问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满头大汗的史御医回到太医院写方子,出于某种难以言说的考虑,他又将方子里一些不适于有孕女子服用的药材去了,改成更温和固本的效用。
  待要把脉象记录进案本时,史御医犹豫了不短时间。
  最后,他长叹一口气,还是斟酌着如实写上了。
  ……反正这案本是陛下专用的,除了院使院判,平常人也不得轻易翻阅。
  史御医合上案本,擦了擦头上的虚汗,心道,这都是什么事啊!
  *
  捏着鼻子喝了几次太医院煎煮的药剂,宁诩觉得自己的胃口真有几分好转。
  虽说好不了太多,但那些清淡小粥勉强可以咽下了,就是依旧不能吃大鱼大肉,闻到味道就会不舒服。
  肯定是急性肠胃炎,宁诩自己琢磨。
  这破古代没暖气又没空调,天寒地冻的,一定是把他冻成肠胃炎了。
  宁诩揉揉自己的肚子,颇感人生艰难。
  面前的兵部尚书还在絮絮叨叨地禀报近日来,边境军队整训的情况。
  天气严寒,军队即使想操练,也受环境限制,只能练些近身搏斗术,效果并不显著。
  宁诩又看了看尚书呈上来的,边境各分散军队整合起来的人数。
  宁诩:“……”
  唉,朕手下的兵好少啊。
  瞧见宁诩的神色,兵部尚书迟疑地说:“陛下,请恕微臣直言,此前与燕国一战,损耗太多,如今军中人手不足,是正常的。”
  “想要补充青年士兵,只能等开春后,在民间择取。”
  宁诩于是又思考起开春后的工作安排。
  但没等他想上多久,兵部尚书又道:“陛下,臣……臣还有一事要禀奏。”
  宁诩回过神:“准。”
  兵部尚书咬了咬牙,低声说:“臣听闻从边境传回的军报,道近来几日,燕国境内似乎频频有大动作,先是重新颁布了新的治军法令,又将京城和边关的军队调动往来……不知究竟是要做什么。”
  宁诩:“……”
  兵部尚书望着他,哀哀问:“陛下,您说,会不会燕国不似我们一般窘迫,私底下还藏有不少精兵强将?”
  “万一那燕国新帝要率兵打过来,我们该怎么办,陛下?”
  宁诩腹中突然猛地一痛,他蹙着眉按住了自己的肚子。
  “别想这么多。”他呵斥道:“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成何体统?”
  兵部尚书唯唯诺诺地应下了。
  宁诩看着这个尚书,忍不住捏了捏眉心,无奈地想起,这人还是吕疏月的父亲。
  怎么明明有血缘关系,性格差异却如此之大呢?
  万一……万一段晏真的率军到了城门之前,偌大的昭国,可能有一人能领兵对上那个青年吗?
  若是不能,他岂不是要做亡国之君了?


第37章
  宫外虽形势堪忧, 但宫内近来却是热火朝天的,掀起了一股新风潮。
  自从王知治在院子里奉皇命研制酿辣椒新工艺后,吕疏月紧跟着在院里盖马棚养起了马, 其余闲得身上发毛的公子们纷纷效仿, 这个在殿内开设舞艺提高班,那个在院子里挖池养鱼……
  大冷天的, 跳舞的全染上风寒倒下了, 养鱼的更是养一条死一条, 剩下的全送去了御膳司做成鱼羹。
  宁诩听闻这场闹剧,头疼得不行,立即下了旨意, 严禁宫中各殿逾矩做些出格的事情, 才让这群人消停下来。
  只是吕疏月撒泼打滚, 又向奉旨来清理各殿乱象的夏潋求情, 好不容易才留下来两匹马儿, 还让他养在院里。
  “这群人究竟是想做什么?”宁诩不解地问。
  夏潋正在和他一起用晚膳,闻言无奈地笑了一笑,说:“陛下, 王知治因献上酿椒有功被封侍君, 可能众人妒羡,所以才行此下策吧。”
  “那小黄呢?”宁诩无语:“他养马是要向朕献上酿马肉吗?”
  “……”夏潋道:“疏月心性未定, 许是闷得无聊,想在宫中打发一下时间……臣特地去看了他的那两匹马, 皆是性情温顺身量中等,想来不会闹出什么大事。”
  宁诩暂且把小黄的马放在一旁,他看着桌上的各样菜色,叹了口气:“朕什么时候能吃到新的甜椒?”
  夏潋盛了点小小的汤圆, 在碗中放凉了递给宁诩。
  经过御膳司孜孜不倦的钻研,终于发现自家陛下对汤圆也能稍微提起点兴趣,但又不能吃下大的,否则会腻住,于是就制作了珍珠般的袖珍汤圆,有不同果蔬口味的,宁诩每天能吃一小碗。
  “冬日里种不出辣椒,王侍君只能从京城内采买民宅里屯放的辣椒酿制。”
  夏潋温柔地说:“陛下再等上一段时间,或许就能尝到了。”
  他看着宁诩,见那张雪玉般的面容瘦了不少,下巴都变得尖尖的,忍不住又道:“陛下,要不再请多两个御医来看看……”
  “不要,”宁诩摇头,眉心紧蹙:“太医院开的汤药,朕喝了能把年夜饭都给吐出来。上次已经逼着朕喝了五六日药,又要再来?”
  不如把他杀了得了。
  怕夏潋再劝,宁诩赶紧换了个话题:“朕今日在早朝上,提了下给后宫的公子们加封官衔的想法。”
  果不其然遭大多数群臣反对——自古以来前朝后宫互不干涉,哪有后宫的嫔妃公子还能当官的道理?如此一来,他们岂不是和以色侍君之流站在同一个朝堂上了?岂非放肆!
  还有,当官又当妃,是拿两份俸禄,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朝上,宁诩托腮看着他们吵,等吵至中场歇战时分,又退了一步,问:“那若是后宫之人确有才华,朕想免其嫔妃身份,重新以微末身份入朝为官,众卿觉得如何?”
  这倒是比先前的提议稍微合理一点,许多臣子犹犹豫豫的,觉得陛下意属某人,但若是开了这个先河,往后……
  于是又有人提出,想当官可以,但也要像科举一般,先堂堂正正通过六部会考才行。
  没想到,这个建议刚刚被提出,宁诩就同意了。
  众臣:“……”
  总感觉落入了某种陷阱。
  “朕本想着直接赐你翰林院七品编修之位,”宁诩吃了口汤圆,含糊道:“但反对意见颇多,朕只能行一步看一步了。”
  夏潋有些意外,没想到宁诩这么快就会为他考虑。
  停顿片刻后,他垂下眼,轻声说:“臣不着急,如今每日能到御书房伴驾,替陛下分忧,也已经很好了。”
  宁诩摇摇头:“小青,朕是有预感,很快边境上就要大乱了,朝中若没有几个得力的臣子辅佐,朕恐怕是独木难支。”
  夏潋见他神色担忧,于是许诺安抚道:“陛下放心,不论时局如何,臣都始终会陪在身边。即使不能入朝为官,臣也定会努力辅佐政事,不负陛下所托。”
  他这番话坚定而温和,宁诩心中的焦躁感被抚平,忍不住感动地想,还是朕的工友小青好!
  *
  不过宁诩没料到,他的预感成真得这么快。
  才出了正月,燕国内便动作频频,每一样都似是直冲着昭国来的。
  据说新帝登基后,燕国百姓群情激昂,街头巷尾皆传言新帝将要领军御驾亲征,一雪前耻,报仇雪恨。
  为此,宁诩上朝时,底下的臣子们可谓是吵翻了天。
  兵部尚书被夹在中间,左右受击,一场朝会下来往往是满头大汗,连擦汗的袖口都染成了深色。
  要兵,没兵;要将才,无可用将才。
  上一场仗把昭国打得元气大伤,连先帝都给打死了,从前可以用的几个大将要么战死沙场,要么重伤难愈,再也不能领兵出征。

上一篇:时务新事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