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只为在盛世秀恩爱(143)

作者:奇遇木木 时间:2024-05-02 07:19 标签:生子 种田文 重生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天作之合

  “可不是吗,哪里人神神鬼鬼的,正经事不做净搞些乌七八糟恶心人的东西,吓死个人。”
  “蛊这东西靠谱吗?”叶如尘有几分好奇。
  “说不准,但的确有几分诡异,反正最后是解了。”萧呈渊想起那事脸都黑了。
  旁边的亲卫重山闻言看了他一眼,神色复杂,没有说话,叶如尘若有所思。
  贺平吃了口菜,调笑道:“所以咱萧小将军是回燕京养伤去咯,等越州大乱他再从燕京回来时,军里都不敢让他上场了。”
  “就你话多!”
  萧呈渊瞪了贺平一眼,“不过一时大意罢了,小爷最后还不是打得他们落花流水?!”
  “对对对!”
  这点不得不承认,贺平发自肺腑的佩服,“将军骁勇善战,英勇无比!”
  萧呈渊勉强丢了一个赞赏的眼神过去,“那是自然。”
  翌日上元节,不等晚上大街小巷就已经热闹起来。
  湍水公园人头攒动,公园门口已摆起各种摊子,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熙熙攘攘一片欢腾。
  一辆马车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缓缓前行,然后停在了公园入口旁。
  萧呈渊坐在车内,身形笔挺,眉宇间透露着几分慵懒,他掀起车帘往外看去,“重山,这就是那个湍水公园吗?”
  “是。”
  重山下了车,扭头对萧呈渊说,“这公园写的不许马车入内,侯爷稍等,属下询问一下何处能停车。”
  本以为叶如尘作为东道主会带着他们在陇州城转转呢,谁料早上叶如尘只介绍几个地方就打发他们出来自己玩了...
  但今天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可以理解。他们也无意打扰别人一家,于是便自己出来随便看看。
  旁晚时分,叶如尘也带着家人来了湍水公园。
  公园内的太极湾上,聚集许多游人,三三两两的在河边嬉戏玩耍,但重点是看桥上的铁水打花火,灿如星河雨下,引得岸边观者欢呼不断。


第121章 学院开学
  喧哗声中, 在一角宁静之处,两抹身影携着月光静立在岸边,面带浅笑相依偎着看不远处嬉戏的众人, 眸光透亮动人。
  一轮皎月, 满天星斗, 道路旁、树林中挂着七彩花灯, 照的夜晚也很明亮,人们手捧玲珑河灯轻轻推入水中。
  叶如尘搂着夫郎眺望远方,河中有万千流光织成的画卷,带着数不清的期许祝愿无声飘向远方, 汇入天幕。
  叶如尘搂着夫郎眺望远方,河中有万千流光织成的画卷, 带着数不清的期许祝愿无声飘向远方,汇入天幕。
  “真好。”月团圆人团圆,顾青辰不禁感叹。
  叶如尘勾了勾唇, 看着夫郎俊秀的脸庞,“比之往年在武同府的呢?”
  “家里的最好。”
  顾青辰轻笑, 掰开叶如尘的大手挤进去十指相扣,随后扭头看向他,补充道:“人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眸光如水,温柔明澈,泛起情思绵绵。
  月光下,叶如尘低头,如羽毛般轻柔的吻印在那双眸之上, 晚风柔柔地吹,带来阵阵沁人香气。
  下巴被抬起, 温热的气息从额头寸寸下移,蜻蜓点水般触碰,最后亲上了柔软的唇瓣,酥酥麻麻。
  心跳有几分紊乱,顾青辰睫毛轻颤,缓缓阖上眼,玉颈高昂,叶如尘修长有力的手指扣在他的脖颈上摩挲着,皎洁又美好。
  元宵之后,萧启渊等人离开了陇州,湍水学院也跟着要开学了。
  湍水学院与县学不同,他不完全属于衙门,归属并未划分清楚,因为当初建院的钱叶如尘个人也出了大半。
  暂且定的是在衙门支持下办学,而学院的一切事宜由学院自己负责,衙门有监督权但不能随意插手。
  既然如此,学院日常消费也不能光靠别人给钱,要自负盈亏,所以它同别的书院一样,也有自己的学田,靠学田经营支撑学院的开销。
  衙门会给予一定的财务资金帮助,但只是叶如尘在任期间。
  往后换了知州,谁知道人家怎么想,将来的事将来再考虑,主要还是靠学院自己,看能不能发展下去,有没有实力站稳脚跟。
  学院的管理方式与传统书院、学堂大不相同,叶如尘基本是将现代的教学模式搬了过来,又结合实际情况修改了一下。
  学院目前只设了小学部和初中部,共九个年纪,以教书育人为目的,首要办学宗旨不是科考。
  但也不会脱离科考,该靠拢还是要靠拢的,四书五经是基础课程,必学的。
  小学还能随便点,但初中就要全力准备科考项目了,初三结束学院会统一组织大家考童生,无论是否考过,都照常毕业,后续不会再管。
  学院的一把手叫院长。
  在这一点上,衙门还是有点小权利的,虽不能直接插手学院教学管理,但可以推选学院院长,毕竟出了钱,背后还打了官府的招牌。
  第一任院长毫无疑问是叶如尘,或者说,名誉院长。
  因为他主业是一州之首,不可能专心管理湍水学院的,所以就请了文尚书院的陈先平山长过来兼职副院长。
  副院长人选也是寻了一圈,实在找不到比陈山长更合适的了,陈山长虽然年纪有些大,但比较开明,想事情也通透,办夜学时与他接触很多,感觉是个不错人选。
  可毕竟他还是文尚书院的山长,或许忙不过来。
  本来叶如尘对这事也没报太大希望,没想到提了一嘴后陈山长立刻就应下了。
  陈山长本就看好叶如尘,听完叶如尘对于学院管理、发展的讲述之后更加支持,并表示在文尚书院的事情不多,可以试试兼任。
  他还提出了一个别样的想法,正中叶如尘心头。
  因为书院招生基本都是童生起步,或秀才往上,更有甚着只收举人,比如当年赵淮安差一点就能去的西林书院。
  陈山长提出,湍水学院这边假如真的有人能考上童生的话,那可以由学院推荐他们去城内其他几个书院读书,帮学生开条明路。
  虽然是否真有人能从他们湍水学院考上童生还不能保证,但努力努力万一成功了呢。
  叶如尘也正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这事儿暂且就这么定了。
  报道这天,湍水学院进门第一进院子就是报道处,有好几名教职工在那里办理学生入学事宜。
  因为提前通知了学习的住宿制,所以学生们都是大包小包由家长送着过来的,门口热热闹闹。
  虽说招生信息是写明了要女学生的,可真正来的人不算多,不过真的有人家愿意让自己姑娘过来,叶如尘就已经感到很欣慰了。
  学生们年龄大小不一,八九十一二岁的孩子们人数最多。
  这个阶段的孩子大多都是在家中也读过一点书,但因为各种原因
  ,或家境贫寒、或调皮捣蛋等各种原因没有继续学下去的。
  本以为大多都会是穷人家的孩子,没想到其中还来了一些商人之子。
  商人并不都是大富大贵的,也都是普通百姓,可能比穷苦庄稼人要强些,起码有些小钱,能负担孩子的读书费用。
  因为社会地位名声不太好,商人家的孩子去私塾学堂读书一般花的钱也会多点。
  并没有明文规定他们要多出钱,但不知谁带的头,最初可能是为了自家孩子不要因为铜臭受到清高先生们的漠视而高价求照顾的,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这样的潜规则。
  叶如尘对此表示不屑。
  作为学院的名誉院长,报道第一天叶如尘自然也来到了学院视察工作。
  他刚一进院,就听说有几个商人在里面等着想要见他呢。
  去了之后才知道,几名商人居然在商量着送什么礼给他会好一些,完全是将私塾那一套给搬了过来。
  叶如尘拒绝地十分果断,“无论贫富,湍水学院对学生一视同仁,不需要这样的行为,几位不必如此。”
  学院在他的监管下,绝不会出现老师歧视学生身份、家庭的现象,女学生更是一样。
  他知道大家在担心什么,可能觉得免费的不会特别认真地教学生。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只为在盛世秀恩爱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