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只为在盛世秀恩爱(101)

作者:奇遇木木 时间:2024-05-02 07:19 标签:生子 种田文 重生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天作之合

  叶如尘头戴花环出席,惹得人调笑不止,圣上也点了点头,对自己钦点的探花颇为满意。
  宴罢席散,第二日大家再一次进宫。
  一甲三人可直接授职,而其余进士则要参加朝考,按朝考成绩再分职位。
  叶如尘跟状元、榜眼一同站在殿外阶下,等里面来人叫他们进去听封。
  昨日琼林宴圣上表现的较为“亲切”,导致身边两位对圣上印象极好,如今也不会太紧张,还能和叶如尘闲聊几句。
  按照惯例,状元应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则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三人对此都清楚,所以并不好奇。
  殊不知,殿内一片喧哗,正吵翻了天。
  “探花外派史无前例,陛下不可呀!”
  “状元才从六品,探花任从五品像什么话,哪有探花压过状元的道理?”
  “罗大人,陇州偏远贫瘠,区区一个从五品知州罢了,怎么就压过在京状元了?”
  “杜大人为何支持探花外派,难不成见到探花会让你想起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就事论事罢了,罗大人莫要乱扯,陛下这么定自有道理。”
  杜尚书对圣上说:“陛下圣明,臣也认为探花适合外派,叶探花策论写得头头是道,想法新颖,见解奇特,说不定能解陇州贫瘠。”
  王尚书说:“陛下,探花初入官场什么都不懂,怎能担任知州一职?”
  “探花就应该在翰林院才是,以探花之才,外派为陇州知州着实有些委屈了。”
  “从五品比正七品委屈?”
  李御史说道:“陇州是直隶州,由行省直管,地位仅次于府,这知州与知府也差不多,怎就委屈了?”
  “陇州在什么地方,翰林院又在什么地方,李大人脑子不太好建议请个郎中看看。”
  从品阶上说,知州比翰林院编修高出一大截。
  但陇州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难以获得功绩,并不是一个好去处。
  而翰林院内皆为拔尖人才,可谓之“人才储备库”,是阁老、重臣的起步点与脚踏石。
  且翰林院与圣上接触紧密,若有幸受到赏识,可直接获得参政机会,如鲤鱼跳龙门一般荣耀。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众官竟一时摸不清皇上的意思,到底是不喜探花,还是有心对其磨炼?
  朝堂上有反对有支持,更多是在看戏。
  李御史没有理王尚书,而拱手对圣上谏言:“陛下,臣以为,探花外派的话做个知县就够了。”
  太傅皱眉,“李大人,朝考结束后成绩较次的进士才会外派做知县,哪有探花做知县的道理。”
  李御史又说道:“若非要做知州,便做个府属州的知州吧。”
  王尚书白眼一翻,“那与知县也没什么区别吧?直隶州我都觉得不行,还府属州,李大人,探花是不是得罪你了?”
  “咚咚咚”
  圣上伸手敲了敲御案,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第83章 陇州知州
  “朕心意已决, 此事就这么定下了。”
  “陛下...”
  朝臣还想再说些什么,然而陛下已经叫身边的元公公去宣三人进殿了。
  原来站在中间的大臣尽数归队,将地方让出来, 叶如尘三人并列行跪礼, 只听元公公宣读:
  “第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黄仲生, 授翰林院修撰;
  第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王伯业, 授翰林院编修;
  第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叶如尘,授陇州知州。”
  听到最后叶如尘的职位,三人齐齐一顿,叶如尘率先反应过来, 说了谢言,黄仲生和王伯业连忙跟着叩谢。
  这结果真是出其不意, 但叶如尘表现得极为冷静,叫人看不出他心中所想。
  授职后三人并未直接退下,而是得了机会站一旁顺便听个朝会, 还能认认各位大人。
  安王又被外派了,太子不知何故被禁足在东宫, 叶如尘见到了被封为晋王的二皇子。
  晋王长相应该随母,一幅温润模样,面色苍白像是久病缠身,他频频看向叶如尘,被发现后大方报以微笑,叶如尘只觉得其心机颇深。
  朝会吵闹的如菜市场一般,圣上就静静地看着,时不时插上两句话。
  叶如尘注意到一个年事已高的老臣, 是工部尚书袁大人。
  叶如尘记得,两年前曹公公就说工部尚书要告老还乡了, 怎么还没找到接班人呢。
  不过瞧这战斗力,延迟退休也不是问题。
  吵了许久,朝会也终于结束,圣上从殿后直接回了内宫,朝臣们也陆续离开。
  叶如尘盯着圣上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黄仲生以为让还在苦恼任职的事,也不知如何安慰,客套地询问:“叶兄,想什么呢?我们该走了。”
  [想银子。]
  叶如尘叹了口气,转身和黄仲生走了。
  进京赶考到底是为了什么?按原计划在老家当个逍遥举人平淡安稳的过日子不好吗?
  他没忘记此行的目的,是来找圣上要银子的。
  为了拿到赏银,放弃了原计划。
  本想着在京里混个小官也不错,不要官拜朝堂大富大贵,只求朝九晚五工作稳定。
  啊,万万没想到,会被丢到陇州当知州。
  外不外派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根本不想当父母官好吗!
  一直将自己定位成职场优质螺丝钉的叶如尘表示万分抗拒,不愿掌管一地大小事务。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单独面圣的机会,银子一分还没捞到,就摊上这种操心又费脑的事情。
  几十年的平静日子就这样结束了...
  叶如尘想,现在撂挑子走还来得及吗?
  黄仲生见他这样,也更加确定了心中想法,“叶兄,我家就是昌宁的,陇州虽然穷苦,也有些盗匪,但民众大都淳厚善良,叶兄莫要太过忧虑。”
  唉,忧虑的也不是这个。
  不过事已定,叶如尘接受能力挺好,还是想认真了解一下这个地方,“黄兄去过陇州吗?”
  “没有,我家在平川府。”
  黄仲生实话实说,有些不好意思,“但我们昌宁人都很善良。”
  末了又补一句,“如我一般。”
  叶如尘深深地看向他,“多谢黄兄。”
  黄仲生听这话有点变扭,说不出哪里奇怪,礼貌地回复:“不客气。”
  “陇州?”
  顾青辰露出吃惊的小表情,不可置信,“可是,探花一向都是授翰林院编修的呀?”
  顾青辰心中发堵,“圣上怎么能这样!是偏和咱家过不去了吗?”
  “没事。”
  叶如尘安抚顾青辰,“三年而已,很快的。”
  大燕朝官员赴任并未禁止携带家眷,顾青辰表示:“我要和你一起去。”
  叶如尘有些犹豫,夫郎去了会不会跟着一起吃苦。
  但顾青辰态度坚决,叶如尘想想还是同意了,无论如何他都会护着夫郎的。
  “元宵...”
  顾青辰问:“元宵怎么办?”
  叶如尘说:“他肯定不能去,留在爹娘身边吧。”
  顾青辰心痛万分,几个月不见都够难受了,这一去又要等多久。
  可夫君和儿子只能选一个,怎么办,顾青辰思绪杂乱,不知如何抉择。
  叶如尘也不想让自家孩子做留守儿童,“不如等个一段时间,待我们安稳下来后,让爹娘带着团子元宵一同搬去陇州如何?”
  顾青辰觉得主意不错,“好!”
  叶如尘笑了笑,“如此说来,外派也挺好,不用担心爹娘进京问题,一人家可以团团圆圆。”
  顾大伯听了此事沉默许久,说:“还不如随我从军。”
  叶如尘连忙摆手,“那还是算了吧,打打杀杀不适合我。”
  朝考结束,楚秋归与徐时年入选了庶吉士,暂入翰林院学习,为期三年,三年后再次考试,成绩优秀的话可正式留任为翰林。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只为在盛世秀恩爱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